寶貝 , 別哭
作者:林芝蕙醫師
如果父母總以自己看牙經驗為依據,且無法適時吸收正確的牙童牙科觀念,而誤以為乳牙不重要,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。其結果往往是當初填補即可的簡單治療;卻演變成日後必須拔牙,還得作預防性矯正的命運。
「我不要去啦!」孩子聲聲哀嚎如喇叭擴音般朝向天地控訴,有如即將押赴刑場的囚犯,必須屈服於現實無奈,不滿情緒只能以淚水作最後抒發。哭聲逐漸由模糊微弱轉為清晰強烈,衝向原本寧靜的牙醫診所,林醫師及助理都不禁摀起耳朵,抬頭往門外引領張望。
哇!原來是溫柔〈♀〉和體貼〈♂〉啊!這對恩愛夫妻去年才歡喜地迎接他們〝愛的結晶〞;不過今天卻未見她手中懷抱著嬰兒,倒是體貼身後有個人影左右閃躲。原來,這竟是哭聲的源頭。
「這是我哥哥的小孩─強強,才六歲,卻一口爛牙。」體貼〈♂〉說完,連忙便轉身一把捉住孩子的頭部,兩手用力扳開那幾近僵硬的雙唇。一排黑褐牙齒微露,剎那間又緊閉深瑣,身體直抖顫地向後踉滄數步,再度放聲嚎啕大哭。林醫師彎下身子,以手指輕梳著孩子的髮際,「強強乖,阿姨帶你去看最超炫的神奇寶貝。」
「哇!他們還會動呢。」強強泛著淚光的紅腫眼眸,瞬即目不轉睛地注視展示櫃內陳列的玩偶造型。
「這都怪我大哥大嫂啦!」體貼〈♂〉有所感慨地嘆嘆氣。
原來強強的父母都犯了〝看牙恐懼症〞。除非萬不得已,否則絕不輕易看牙,是他們夫妻倆平日遵循的法則,當然對待孩子也〝一視同仁〞。直到某天夜裏,強強哭喊著牙痛,他們也只好隔天硬著頭皮帶孩子到鄰近牙醫診所掛號。
第一次看牙經歷是,強強不斷在診療椅上哭鬧吼叫。牙醫師做完治療後,便對父母說,「乳牙沒有關係,等換了就好。」這句話實讓體貼〈♂〉的大哥、大嫂感到十分窩心,讓恐懼看牙的他們找到不必帶孩子繼續接受牙醫治療的合理藉口;但事實上付出的代價是,強強原本口腔內零星幾顆黃褐牙,卻逐日轉變為二排大黑牙,而夜裏更不時哭喊牙痛,也讓父母手足無措。他們才恍然醒悟,莫非這就是漠視兒童口腔健康的懲罰。
「您看這孩子的牙齒還有救嗎?」溫柔〈♀〉也是一臉無奈。
「由於兒童是處於發育成長的動態,其思想、生理狀態,乃至於牙齒構造機能皆與大人相異;所以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,治療兒童牙齒當然就不能以對待成人的方式來依樣畫葫蘆。」林醫師侃侃而談,接著更語出驚人地指出,「父母幾乎可說是兒童牙科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主角。如果父母總以自己看牙經驗為依據,且無法適時吸收正確的牙童牙科觀念,而誤以為乳牙不重要,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。其結果往往是當初填補即可的簡單治療;卻演變成日後必須拔牙,還得作預防性矯正的命運。這不但是浪費時間、財力,也徒增兒童不必要的困擾。」除此,林醫師更語重心長地說:「兒童牙科本身就是件極耗時、費力的醫療過程,在目前給付收費未成合理的情況下,牙醫師仍願費心盡力地為孩子看牙,無非就是期盼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能藉由口腔醫療保健,而得以保有健康美觀的好牙。當然這番苦心美意也希望能獲得家長的認同。」
「哦!原來〝乳牙沒關係,等換了就好〞是錯誤的觀念。」體貼彷彿發現了天大的秘密。
但溫柔仍掛念著方才的問題,「父母在兒童牙科治療領域中該如何扮演成功的角色?」
「首先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就著眼。例如:父母不要將自己看牙的〝慘痛〞經驗〝傳染〞給小孩,或動輒以看牙作為懲罰孩子的工具,日久〝潛移默化〞影響後,孩子當然是看牙為畏途。當然,帶孩子定期〈至少半年一次〉作口腔檢查及治療亦是十分重要。雖然父母疼愛子女乃天經地義,但若遇孩子在門診治療過程中哭鬧,仍應全力配合醫師安撫,不要自己情緒失控,當場就〝教訓〞孩子起來,或認為牙醫師在〝欺負〞孩子。」 林醫師做了詳盡的回答。
「那孩子索性全權交由牙醫師處理,父母則留在候診室等待,以免不知所從。」體貼的說法很乾脆。
「牙童牙科門診,有些會將父母隔離在候診室。關於這點,我多半會讓父母陪坐在診療台旁,一來怯除孩子的恐懼,再來就近方便解釋,也同時讓父母更瞭解醫師的治療過程。但若遇到耍賴不合作的病人,那也只好將父母請出,以作為〝嚇阻〞手段。當然,這也盡可能在事前便說明清楚,以避免造成誤解。」
「幫孩子看牙真的好辛苦哦!」這對年輕夫妻有所感觸地異口同聲。
「可是像強強現在這麼怕看牙,該怎麼處理呢?」體貼將話題轉回最初。
「面對醫療環境的陌生及器械,也都是造成兒童恐懼的因素,所以診所內若能張貼或擺設時下流行的卡通人物造型,就較能提高小病人來診所的興致。您們瞧!強強正專心地觀看皮卡丘大戰潔尼丘呢!」邊說著,林醫師邊走像強強身旁,彎下身子湊向他的耳朵輕聲說:「強強,阿姨還有更有趣的東西要給你看!」
於是大手牽著小手走向治療室,「這是升降椅,坐上去好舒服哦!你要不要也試試看。」 林醫師半哄騙下,強強終於勉為其難地〝爬〞上治療椅。
「今天我們只是來玩數牙齒遊戲而已,保證一定不會痛。」林醫師順手便拿起口鏡。「這是牙齒鏡子,可以照照嘴巴內的牙齒呦!可是嘴巴一定得張開像老虎一樣大才可以。」接著林醫師又拿出探針,一起和強強數牙齒。
「哇!你又20顆牙齒,今天表現得真好,待會阿姨就送您神奇禮物。」面對林醫師不斷讚美,強強猶存生硬的臉龐,已逐漸展露放鬆線條。
「Tell show do (TSD)是一種令兒童迅速適應環境的方法。藉由對實物接觸了解,以減少小朋友對莫名器械的恐懼,當然如果對於理解能力尚低的幼兒,費心解釋,恐怕只是〝對牛彈琴〞,醫師也只好〝速戰速決〞,在哭聲中完成檢查或治療。而通常對於第一次看診的小朋友,建議不要做太複雜的牙科治療,甚至只是口腔檢查,讓小朋友認識器械,當他逐漸適應環境後,再逐次增長治療時間及內容較妥;因為小朋友的耐性有限,超越其忍耐限度就不是個愉快的經驗,常會得到兒童不願再來診的反效果。」林醫師始終不厭其煩地解說。
但溫柔心中仍存疑問:「那麼今天就不幫強強〝打針〞或〝拔牙〞囉!」
林醫師立即以中指摀嘴向她暗示。「噓!儘量別在家中提及〝打〞、〝針〞、〝拔〞,因為這是令兒童最感恐懼的字眼,可以用〝上麻醉〞、〝給牙齒睡個覺〞、〝把牙齒拿掉〞取代,會更令小朋友接受。」
「今天我們又上了一堂寶貴的〝兒童牙醫課〞。」溫柔與體貼不禁相視而笑。
「阿姨,我的神奇禮物呢?」強強天外飛來的問話,大夥都不禁下了一跳。
「哦!在這呢!」林醫師早已拿出神奇寶貝小玩偶等著他。
「喜不喜歡!過幾天還要再來哦!」林醫師再次輕撫他的額頭。
強強點點頭,露出屬於兒童最純真燦爛的笑容,大聲地說:「謝謝林阿姨。」
「別忘了,下回請爸媽一到來呦!」 林醫師揮手向他們再見,心中共同期盼地是下回牙醫約會。